建筑外墙保温砂浆施工的工艺要求涉及材料选择、基层处理、施工环境、施工步骤及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,以下是关键要点:
1. 基层处理要求
平整度:基层墙面需平整(偏差≤4mm/2m)、坚实,无空鼓、开裂、油污等缺陷,凸起部位需打磨,凹陷处用水泥砂浆找平。
清洁度:彻底清除灰尘、脱模剂等附着物,必要时高压水冲洗或涂刷界面剂增强粘结力。
含水率:基层含水率应≤10%(溶剂型界面剂)或≤15%(水性界面剂),过湿需晾干。
2. 材料要求
保温砂浆性能:干密度≤300kg/m³(轻质)、导热系数≤0.07W/(m·K),抗压强度≥0.3MPa,符合《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》(JGJ 144)。
配套材料:耐碱玻纤网格布(≥160g/m²)、抗裂砂浆、锚栓(用于高层或加强部位,每平米≥6个)。
搅拌要求:干混砂浆按比例加水(通常水灰比1:0.2~0.25),机械搅拌3~5分钟至均匀无结块,静置5分钟后二次搅拌,2小时内用完。
3. 施工环境条件
温度:5℃~35℃为宜,冬季施工需采取防冻措施(如添加防冻剂),雨天或5级以上大风禁止施工。
养护条件:施工后24小时内避免淋雨、暴晒,常温下养护7天(每天喷水1~2次)。
4. 分层施工工艺
分层涂抹:
第一层:厚度10~15mm,压实使砂浆嵌入基层缝隙,初凝后(约24小时)进行下一层。
后续层:每层厚度≤20mm,总厚度按设计要求(通常30~50mm),分层间隔≥24小时。
压实与找平:最后一遍用杠尺刮平,垂直度偏差≤3mm/2m,平整度≤2mm/2m。
5. 加强层与抗裂层
网格布铺设:
在保温砂浆固化后(约3~7天),先抹2~3mm抗裂砂浆,随即压入网格布,搭接宽度≥100mm,阳角处双层加强。
门窗洞口45°斜向附加网格布(200×300mm)。
锚栓加固:高层建筑或饰面较重时,需在砂浆固化后钻孔安装锚栓(锚入基层≥25mm)。
6. 饰面层施工
涂料饰面:抗裂层干燥后刮柔性腻子,涂刷弹性涂料。
面砖饰面:需增加镀锌钢丝网(用塑料锚栓固定)及专用瓷砖胶,面砖重量≤20kg/m²。
7. 质量控制要点
厚度检测:用探针或卡尺抽查,偏差≤±2mm。
粘结强度:现场拉拔试验≥0.1MPa(保温层与基层)。
空鼓检查:敲击检测,空鼓面积≤5%且需修补。
节点处理:伸缩缝、阴阳角、门窗周边等部位需密封胶或防水处理。
8. 验收标准
符合《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(GB 50411)要求,包括:
保温层厚度、导热系数现场检测。
抗裂层无裂纹、空鼓。
节能构造现场钻芯取样验证。
注意事项
避免在高温直晒下施工,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导致开裂。
不同材质交接处(如混凝土与砌体)需挂钢丝网防裂。
施工后48小时内严禁撞击、振动墙面。
通过严格遵循上述工艺要求,可确保保温砂浆系统的耐久性、节能效果及安全性。